能力特别强,业绩突出,但就是有点“不合群”,或者说,“不听话”。你让他往东,他偏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往西更好;你让他按部就班,他总能整出点新花样。
他们不爱溜须拍马,不擅长搞人际关系,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你这个当领导的有点下不来台。
这种人,在传统管理学里,可能被称为“刺头”,或者“不好管理”。但今天,我想换个角度告诉你:如果你公司有这种“刺头”,恭喜你,你捡到宝了!
他们不是问题,他们是机会,是公司里最有可能带来突破和创新的那批人。
那么问题来了,这些“有本事的人”,为什么就是不好管?以及,到底该怎么管?
? 为什么“有本事”的人,都不“听话”?
核心原因就一个字:他们不是靠“听话”活着的,他们是靠“本事”吃饭的。
什么意思?普通员工,可能靠执行力、靠听话、靠不出错来获得认可。但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,他们深知自己的价值在哪里,他们的底气,都来自于实实在在的能力和结果。
简单来说,他们有四个“不一样”:
1. 有自己的脑子,不当复读机
你可能习惯了下指令,员工照做就行。但对“有本事的人”来说,如果你说的没道理,他不会轻易点头。他会思考,会质疑,会提出更好的建议。
这不叫“不服从”,这叫独立思考。
你觉得他跟你抬杠,他觉得你在挑战他的智商。
记住:他们不是不听你的,而是希望你值得他们听。
2. 靠实力说话,不靠嘴皮子
这些牛人,往往不太会搞人情世故,也不太会说场面话。你可能觉得他不够“圆滑”,甚至有点“情商低”。
但他根本不屑于靠“拍马屁”上位。他的业绩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所以,别指望用感情牌打动他,也别想用权力压制他。
他们尊重的是能力和价值,而不是职位和头衔。一旦他认可了你,他会把命都交给你。
3. 底气十足,不低三下四
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两把刷子的时候,他的腰板自然就直。他们敢于表达真实想法,不怕说错话,更不怕得罪人。因为他们知道,即使离开了你,他们也饿不死。
所以,别想着用“压服”那一套。在他看来,你有没有料,一眼就看穿了。
他之所以不怕你,是因为他自己够强大。想让他服你,你得比他更强,或者,你的格局要比他大得多。
4. 有自己的节奏,不随波逐流
“有本事的人”往往个性鲜明,有自己的行事风格。你可能会觉得他“固执”,不好变通。
但换个角度看,这正是他们坚定不移的表现。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也相信自己的判断。你让他东一下西一下,他会觉得你没有章法。
他们不是不懂规矩,而是更懂自己的节奏和效率。
? 怎么管?别“管”他们,要“带”他们!
既然这些“有本事的人”有这么多“毛病”,那到底该怎么管理呢?
刘润老师经常说一句话:“管理不是控制,而是激发。”
对于这些“核武器”级的人才,你更不能控制,你要做的,是激发;你更不能压制,你要做的,是引导。
具体怎么操作?给你四个核心策略:
1. 少“管束”,多“领导”
别把他当成一个需要你事无巨细指导的“螺丝钉”,你要把他当成一个需要你指引方向的“领航员”。
与其给他一堆指令,不如给他一个清晰的目标。然后,你以身作则,展现你的专业和人格魅力。
真正的领导力,是让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你走,而不是被迫服从。
2. 少“教育”,多“促动”
别老想着“教”他怎么做,他可能比你还懂。你要做的,是激发他想怎么做。
多提问,少灌输;多给资源,少设障碍;多给平台,少画框框。鼓励他去探索,去试错。
高手不需要你手把手地教,他们只需要一个被点燃的火把。
3. 少“责骂”,多“激活”
“有本事的人”也是人,也会犯错。但他们最怕的不是失败,而是被打击得失去动力。
所以,当他们犯错时,别急着责骂。而是要正向反馈为主,指出问题时,给足改进的方向。
更重要的是,引导他们自我反思。把每一次错误,都变成一次成长的机会。
激活比打击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。
4. 少“控制”,多“放权”
既然他们有能力,那就大胆地给他们空间。你给他目标,剩下的让他自己搞定。
明确好责任边界,然后充分授权决策权和执行权。你只要做好支持者的角色,而不是一个事无巨细的干预者。
真正有能力的人,他们渴望的是自由发挥的舞台。你抓得越紧,他们跑得越快。
✨ 写在最后,
记住,那些你觉得“不好管理”的人,本质上是:
思想者:
他们不是叛逆,而是有自己的想法。 创造者:
他们不是麻烦制造者,而是突破的起点。 挑战者:
他们不是刺头,而是推动组织前进的力量。 合作者:
他们不是你的下属,而是你的伙伴。
真正的优秀领导者,从来不是让“牛人”变得乖巧听话,而是要学会如何让这些“牛人”变得更强,从而为你和你的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别再想着驯服那匹“千里马”了,你的任务是,让它跑得更快、更远!
? 聊聊你的困惑:
你在管理这些“有本事的人”时,遇到过什么挑战?你是怎么应对的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心得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kinber.cn/post/5348.html 转载需授权!
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:

支付宝微信扫一扫,打赏作者吧~
